中国矿业大学关于制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作者:editor2012/06/04 0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矿业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中国矿业大学改革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合理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吸取近几年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全面总结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制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

本次培养方案的制定要贯彻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鼓励研究性教学、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构建并完善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做好本次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特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体现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反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符合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的发展目标要求,既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吸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又要大胆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有益经验,不断改革创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秉承“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精神,能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各专业应在学校总体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依据各专业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学校对本专业的期望以及本专业的定位、办学特色,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三、基本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法律、国防和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强的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

以上是对全校毕业生的总体要求,各专业应在学校总体“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其细化,要简明扼要。

四、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在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时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培养方案要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处理好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素质等的关系,通过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整体教育实现培养目标。

2.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在课内外教育的全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要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理工类学生应加强人文社科类基础知识培养,非理工类学生应加强自然科学和技术类基础知识培养。

3.基础性和专业整体优化的原则。结合学校招生模式改革、学分制管理改革及宽口径专业培养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在设计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时,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体系。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妥善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专业主干和核心课程要进行课程重组和整合,努力提高其综合化、系统化程度;专业选修课程要小型化和模块化,以有限的课程来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

4.注重个性化培养原则。坚持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材施教,显示个性,办出特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学分制,要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课程;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各专业均应努力向本专业和全校学生提供各类高质量的选修课。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5.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原则。培养方案要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相结合、多元化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尽早参加各类科研训练计划、各类学科竞赛、社会调查和相关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制定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

为协调和组织全校教学活动,对培养方案制定做如下具体规定:

1.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一律采用《中国矿业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见附件1)中的专业全称,不得随意命名和用简称。

2.学制

    建筑学为五年,二学位为两年,其它专业为四年,培养方案一律按此学制制定。修业年限为3-8年,就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38年内完成学业。

3.学期

实行9学期制。一至三年级每学年2个学期,每学期平均为20周;第四学年3个学期,第78学期平均10周,第9学期平均20周。

4.培养模式

我校实行学分制培养模式,各学院根据我校的专业实际及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可选择大类、学院、专业三种基本类型及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1大类培养模式(“54”或“45”模式)

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的专业,前5个(或4个)学期使用相同的培养方案,第6个(或第5个)学期开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专业大类内自主确定学习的专业。

2学院培养模式(“36” 或“27”模式)

不能纳入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的专业,学院内的各专业前3(或2)个学期使用相同的培养方案,从第4(或3)学期开始执行各自专业的培养方案。

3专业培养模式

对无法纳入任何一种培养模式的英语、德语、艺术设计、音乐学等4个专业,仍按照单一专业的方式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随着学校学部制改革的推进,积极探索与学部制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部内的专业实行“36” 或“27”人才培养模式,前3(或2)个学期各专业使用相同的培养方案,第4(或3)个学期开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学部内自主确定学习的专业。

4)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主辅修模式。各专业确定2530学分的专业主要课程作为辅修专业课组,积极接收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辅修,建立跨学科门类的兼修。

本-硕、本-硕-博连读模式。在部分专业试点,将本科培养方案与硕士、博士培养方案打通,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

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在部分专业试点,实行“22或“31的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即根据相关的中外合作办学协议,学生首先在我校学习2年或3年的基础课程,再到国外学习21年的专业课程;

孙越学院培养模式。秉承我校“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利用我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实行通识教育、创造教育和个性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基础扎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端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精英人才,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的生源,同时也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

⑤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适用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3个专业,要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我校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通用基础标准、行业专业标准、学校培养标准三个层次构建课程体系。

5.课程

1)课程编号及归属

课程编号由10位数字和4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4代表课程所属专业大类(或一级学科)(详见学科专业目录);5位数代表课程性质,“0”代表通识课程,“1”代表学科基础课程,“2”代表专业主干课程,“39”分别代表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6位数字代表开课学期,“0”代表两学期都开设的课程,“1”代表每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2 代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课程;78位数代表课程流水号;第910位数代表课程负责学院,各学院的代号是:矿业工程学院01;力建学院02;机电学院03;信电学院04;资源学院05;化工学院06;环测学院07;计算机学院08;管理学院09;理学院10;文法学院11;外文学院12;体育学院13;材料学院14;艺术学院15;安全学院16;电力学院17;马克思主义学院18;孙越崎学院19;应用学院21;国际学院26;其它304个大写英文字母为课程的英文缩写。所有课程的编号必须唯一,严禁重复。

“课程负责学院”是指课程所属专业大类(一级学科)所在学院。“课程负责学院”要负责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课程质量监控,并安排授课教师,任何学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开设本学院负责的课程,其他学院教师若开设不属于本学院负责的课程,需向课程负责学院申请并获批准。

2)课程的要求

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课程应通过内容改革和体系改革实现小型化、模块化,每门课程的学时数不应过多,能够在一学期内完成。每门课程的学时数是8的倍数。对一些传统的课程,要重新审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起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课程重组和整合,注意衔接,减少重复,努力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系统化程度。

3)课程的教学形式

课程的教学形式分为讲授、研讨、自主学习、实验(包括上机)、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课内教学时数,实现因材施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空间,学校对部分通识课程的学时设置进行改革,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学时(学时数总计228学时),主要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建议有条件的专业课也可采用课堂讲授加自主学习的形式实施教学。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不少于毕业最低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不少于毕业最低学分(学时)的25%。通识实践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军事训练以及计算机上机实践。学科基础实践主要对应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配套实践环节。专业实践则是根据专业教育需要设置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原则上,有条件的专业应设置“专业综合实验”;单门课程内含实验教学学时大于16学时的,应将实验内容从课程中剥离出来,单独设置对应的实验课,以提高实验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创新实践主要是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专门设置的一个实践环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2个创新实践学分。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可采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验、调研报告、艺术展演、作品与成果等形式进行。对于免试推荐我校研究生的学生,要综合考虑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其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可采取与其他学生不同的形式;对于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其专业综合能力训练要尽可能与将来的就业岗位衔接。

4)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总体课程体系框架由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其中理论教学环节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通识实践、学科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见下表:

1-1            课程体系结构表(理、工、经、管类)

课程结构

学时

学分

理论教学

通识

课程

必修课程模块

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数学类

704

+228

49.5

选修课程模块

人文社科类、体育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经济管理类、科学与技术类

160

10

学科

基础

课程

必修课程模块

数理化类、工程力学类、制图类、电工电子类、导论类、工程基础类 等

512

32

选修课程模块(根据需要设置)

专业

课程

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模块

344

21.5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352

22

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合计

 

2072

+228

135

 

 

实践教学

通识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32

2

军体类

2

1

计算机类

80

2

学科基础实践

物理实验

64

2

工程制图实践

32

1

电工电子实验

32

1

金工实习

2

2

……

 

 

专业实践

专业实习实训

 

 

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

 

 

……

 

 

创新实践

 

2

专业综合实习

 

16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合计

 

45

 

1-2                课程体系结构表(其它类)

课程结构

学时

学分

理论教学

通识

课程

必修课程模块

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数学类

600

+228

43

选修课程模块

人文社科类、体育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经济管理类、科学与技术类

160

10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模块

导论类、学科基础类

496

31

选修课程模块(根据需要设置)

专业课程

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模块

528

33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368

23

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合计

 

2152

+228

140

实践教学

通识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32

2

军体类

2

1

计算机类

80

2

学科基础实践

 

 

 

 

 

 

 

 

 

 

 

 

专业实践

专业实习实训

 

 

专业综合实验

 

 

……

 

 

……

 

 

创新实践

 

2

专业综合实习

 

16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合计

 

40

上表中各类课程(教学环节)的教学时数、学分数均为建议数,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设置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由学校统一设计。该类课程包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模块。通识必修课程模块由“思政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等,强化外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训练。通识选修课程模块由科学与技术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类、矿业特色类、体育艺术类系列的全校性选修课程构成。该类课程设置强调思想性、科普性,广泛性和综合性,以适应低年级学生选修,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理工类各专业学生选修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通识选修课程(即课程编号以0102030405061112开头的课程)不低于4学分;其他类专业选修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通识选修课程(即课程编号以0708开头的课程)不低于4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是根据相关专业对基础知识的共同需求而设置,一般包括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模块和学科基础选修课程模块。按专业大类模式培养的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面向专业大类内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由大类所在学院负责研究制定;按学院模式培养的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面向学院内不能纳入按大类培养的各专业开设,其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由专业所在学院负责统一制定。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主要针对单个专业的特殊需求开设,由专业负责制定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个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整合教学资源,规范知识体系的过程。

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由专业负责构建,一般包括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以及跨专业选修课程,有条件的专业可设置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是为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设置,主要面向专业学生开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该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选修课程是指为加深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所设置的本专业和跨专业的一组课程,各专业应开出足够多的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部分研究生课程可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向本科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的开出量应大于学生至少选修量的1.5倍以上,学生可在指定的学分内任意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必须强调内容的特色、前沿。一个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可作为其他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

同时,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条件的学院,建议在学科基础选修课程模块及专业课程中,设置不同层次要求的课程模块,一般以23门为宜,以供需要的学生选修。

已经通过或准备申请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专业评估的专业,在确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时要尽可能与专业认证的标准(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或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接轨。

 (4)课程类型及其考核

按照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本培养方案将理论课程分为核心课程、目标课程、一般课程三类:

核心课程(A)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为成为合格的专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处于关键骨干地位的课程。核心课以模块化弹性课程体系的形式,组合模块化的课程组,以构成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内容结构。通识课程及学科基础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为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中的其它核心课程由各学院自行确定,一般不超过10门次。每学期核心课程的考试不超过3门次,可灵活考试方式,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

目标课程(B)是指学生在修业年限内通过学习后应达到某种能力或技能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类和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采用目标管理的办法,若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国家考试(CET)、托福(TOEFL)、雅思(IELTS)、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或学校组织的英语等级考试等,即表示达到培养目标,可获取相应英语课程的学分;若学生通过国家、江苏省或学校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即表示达到培养目标,可获取相应计算机类课程的学分。大学体育要以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掌握12项体育锻炼技能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的成绩记载办法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一般课程(C)是指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而设置的课程。一般课程可采取考试、考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5级计分制及通过、不通过等方式记载。

通过“核心课程”的教学,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通过目标课程的教学,要达到现今社会对人才的两个最基本能力的要求;通过一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6.各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控制数

(1)理论教学总学分数:理、工、经、管类专业不低于135学分,其他类专业不低于140学分,五年制专业不低于175学分,二学位不低于75学分。

(2)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分配建议:具体见上表1-11-2。其中,理、工、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45学分,其他各专业不低于40学分。

(3)各学期的学习任务原则上应均衡分配,课堂教学任务应尽量在前7个学期安排,第89学期主要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7.有关部分课程的说明

1)部分通识必修课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思政课”教学采用“课内+课外+实践”的方式,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推动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实现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学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读书、研讨”的形式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程大纲中需注明课外学时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思政课”学时分配见下表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讲授学时

自主学习学时

实践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32

16

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96

48

16

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0

8

 

形势与政策

2

32

16

16

 

合计

16

256

152

72

32

注:人文社科类、经管类各专业设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

计算机类、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实行课内加课外(或实践)的教学形式,其课内、课外学时分配见下表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讲授学时

自主学习学时

实践学时

大学计算机基础

3

72

32

 

40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5

80

40

 

40

大学英语

16

272

192

80

 

大学体育

2

144

96

48

 

军事理论

2

36

16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5

16

8

8

 

小计

27

620

384

156

80

 (2)《专业导论》、《学科前沿讲座》类课程应邀请国内外院士、著名学者、专家、教授进行讲授,《新生研讨课》以通识课程中的公选课程的形式组织教学。实现名师与新生的对话,架设教授与新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缩短新生与教授之间的距离,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各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双语教学,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比例原则上应大于10%其它专业的双语教学比例原则上应大于8%。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要用外语名称写入培养方案。

(4)每门课程都要有一定的学时采用研讨式教学,每个专业至少选择2课程开展研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学时数超过该课程学时数的50%

(5)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设置科研创新学分,具体按照《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中矿大教字[2009]22号)执行。若获得的科研创新学分超过2学分,经学院批准可作为通识课程中的公选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

8.学分的计算与毕业最低学分数

每门课程的学分表示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时数和学生必须付出的劳动量。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必须为0.5的倍数,理论教学课程的学时数原则上必须为8的倍数。

(1)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课程,一般以16学时计1学分。

(2)大学体育课36学时计1学分。

(3)独立设课的实验课及部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等原则上32学时计1学分。

(4)集中进行的各类实习、社会调查、军训、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原则上每周计1学分;分散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折合成周数后按周计算学分。

(5) 毕业最低学分数表示学校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的最少学分数,低于此数不得毕业。以中等程度学生四年内可完成的学分总量为基准进行确定。我校四年制本科毕业最低学分为180学分,五年制本科为220学分。

9.制定培养方案的格式

各专业培养方案按全校统一格式修订(格式见附件3)。

六、制定课程库的要求

1.学校建立统一的课程库。在学院申报的基础上,经学校组织本科教学委员会专家审核,确定每门课程的“课程负责学院”等基本信息后进入学校课程库。“课程负责学院”是指课程所属专业大类(一级学科)所在学院(各专业所属学科分类见附件4)。

2.所有课程都必须经学校审核后才能进入学校课程库,任何学院不得私自开设学校课程库以外的课程。

3.课程库中的课程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课程编号课程中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性质、课程类别、课程级别、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内容简介、课程负责人、授课教师等(具体格式见附件5)。

七、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1所有课程均要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内容和格式见附件6。通识必修课程、部分学科基础课程(附件21和表2中的课程)大纲由“课程负责学院”编写、学校汇总后统一编印;其他课程大纲按照学校规定的样式由“课程负责学院”编印。

2.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编号、学时和学分等要与2012版培养方案一致。

3.各课程的课程大纲必须在系、所或课程组进行充分讨论,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设有课程负责人的课程,由课程负责人编写并签字,没有设置课程负责人的课程,一般应由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编写并签字,然后由系主任、所长或专业负责人审定并签字,学院主管教学院长批准并签字,最后交教务处备案。

4.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按照课程的特点编写,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说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采用的教学方式,并写明学时分配,主要参考书至少要指定2部,要注明考核方式(包括作业、测验、考试等及其所占比例)。

八、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

1.所有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均由“课程负责学院”负责编写,由课程任课教师编写,系、所内讨论,学科或专业负责人审定,学院负责人批准,其内容和格式见附件7。教务处负责汇总和组织专家审核修改。

2.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时数、学分数应开学期等要与2012版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3.实验类型分为非独立设课和独立设课两种。实验项目共分为三类五个实验属性,即基础型实验教学类(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提高型实验教学类(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类(创新性实验)。

4.课程简介的文字应控制在200字以内。对应实验项目的实验属性在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创新五种属性中加以确定。开出要求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种。

5.实验指导书由“课程负责学院”负责编写印制。

九、制定实习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实习实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实习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实践能力培养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其他类实习实训教学大纲等5部分。其中前三个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学院必做,此外,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和其他类实习实训教学大纲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选做。

1.实习教学大纲

1)实习类型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其他实习。

2)所有实习教学大纲均“课程负责学院”负责编写,由教师编写,系内讨论,学科或专业负责人审定,学院负责人批准,内容和格式见附件8。教务处负责汇总和组织专家审核修改

3)实习教学大纲的实习名称、编号、实习周数、学分数、应开学期等要与2012版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2.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所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均“课程负责学院”负责编写,由课程教师编写,系内讨论,学科或专业负责人审定,学院负责人批准,内容和格式见附件9。教务处负责汇总和组织专家审核修改

2)所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时数、学分数应开学期等要与2012版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3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

1)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体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可采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验、调研报告、艺术展演、作品与成果等形式进行。

2)所有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均“课程负责学院”负责编写,由课程教师编写,系内讨论,学科或专业负责人审定,学院负责人批准,内容和格式见附件10

3)所有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的编号、周数、学分数、应开学期等要与2012版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4)所有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由教务处负责汇总和组织专家审核修改

4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大纲制作格式见附件11

5.其他类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其他类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制作要求同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附件1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备注

矿业工程学院

081501采矿工程

 

081801交通运输

 

110701工业工程

 

力建工程学院

080101工程力学

 

081001土木工程

 

08100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082801建筑学

 

110103工程管理

 

机电工程学院

080201机械工程

机械类

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信息类

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706信息工程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07050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070801地球物理学

 

0811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081401地质工程

 

化工学院

070302应用化学

 

080205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

 

081305M能源化学工程

 

081503矿物加工工程

 

083001生物工程

 

环境与测绘学院

070503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类

081201测绘工程

082502环境工程

环境类

082503环境科学

110404 土地资源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0714M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3网络工程

 

080904K信息安全

 

管理学院

020301K 金融学

经济学类

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

110201K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类

110202市场营销

110206人力资源管理

110801电子商务

110203K会计学

 

理学院

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类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202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类

080705光信息科学与工程

文学与法政学院

030101K法学

 

030302社会工作

 

050101汉语言文学

 

050302广播电视学

 

110402行政管理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050201英语

 

050203德语

 

体育学院

040301体育教育

体育学类

04030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类

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

艺术与设计学院

083201工业设计

 

120202音乐学

 

120502艺术设计

 

安全工程学院

082901安全工程

 

083102K消防工程

 

电力学院

080501能源与动力工程

 

注:专业代码加有“K”者为国家控制专业;

专业代码加有“M”者为拟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自设特殊专业名录》专业。

附件2                  主要课程、实践环节简表

1  通识课程课表

课程

编号

课程

类型

学分数

学时数

建议选

修学期

选修

范围

总学时

讲授

研讨

实验

自主学习

0305000218IMCC

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16

34

全校

0305000118IBPM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0

 

 

8

34

0305000318OMCH

C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32

16

 

 

16

12

0305010418IMCL

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1

0305000130USPC

C

形势与政策

2

32

16

 

 

16

 

0502000112COEN

B

英语(1)

4

68

48

 

 

20

1

0502000212COEN

B

英语(2)

4

68

48

 

 

20

2

0502000312COEN

B

英语(3)

4

68

48

 

 

20

3

0502000412COEN

B

英语(4)

4

68

48

 

 

20

4

0403000113COSP

B

体育(1)

0.5

36

24

 

 

12

1

0403000213COSP

B

体育(2)

0.5

36

24

 

 

12

2

0403000313COSP

B

体育(3)

0.5

36

24

 

 

12

3

0403000413COSP

B

体育(4)

0.5

36

24

 

 

12

4

1301000130JUNS

C

军事理论

2

36

16

 

 

20

12

0402000330UMHE

C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5

16

8

 

 

8

 

0809010108DXJC

B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32

 

 

 

1

0809020308VBPD

B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2.5

40

40

 

 

 

2

非体艺类专业任选择一门

0809020408VFPD

B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

2.5

40

40

 

 

 

2

0809020208CLPD

B

C 程序设计

2.5

40

40

 

 

 

2

0809020108CPPD

B

Visual C++ 程序设计

2.5

40

40

 

 

 

 

0809020508ACCD

B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

2.5

40

40

 

 

 

2

0701016210ADMA

A

高等数学A1

5

80

80

 

 

 

1

理工类、管理类

0701026310ADMA

A

高等数学A2

5.5

88

88

 

 

 

2

0701016410ADMA

A

高等数学B1

5

80

80

 

 

 

1

经济类

0701026510ADMA

A

高等数学B2

5.5

88

88

 

 

 

2

0701015610MATA

A

文科数学

4

64

64

 

 

 

1

人文社科类、体艺类

 

 

 

 

2  学科基础课程课表

课程

编号

课程

类型

学分数

学时数

建议选

修学期

选修范围

总学时

讲授

研讨

实验

自主学习

0701106810LIAL

A

线性代数

2.5

40

 

 

 

 

3

理工、管理类

0701106710PTMS

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0702122110CPHA

A

大学物理A(1)

3.5

56

 

 

 

 

2

理工类各专业选择1

0702112210CPHA

A

大学物理A(2)

3.5

56

 

 

 

 

3

0702122310CPHB

A

大学物理B

5

80

 

 

 

 

2

0801100102GCLX

A

工程力学A(1)

4.5

72

 

 

 

 

 

理工类各专业选择1

0801100202GCLX

A

工程力学A(2)

5

80

 

 

 

 

 

0801110302GCLX

A

工程力学B(1)

3.5

56

 

 

 

 

 

0801120402GCLX

A

工程力学B(2)

3.5

56

 

 

 

 

 

0801100502GCLX

A

工程力学C

5

80

 

 

 

 

 

0802100103GRAP

A

工程图学

3

48

 

 

 

 

1

理工类专业

0802110203DRAW

A

机械制图A

1.5

24

 

 

 

 

2

机类专业

0802100303DRAW

A

机械制图B

1

16

 

 

 

 

2

近机类专业

0802100403ARDR

A

建筑制图A

4

64

 

 

 

 

12

土木、消防

0802100503ARDR

A

建筑制图B

3

48

 

 

 

 

12

0806110104ETET

A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A(1)

2.5

40

 

 

 

 

 

理工类各专业选择1

0806120304ETET

A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A(2)

3.5

56

 

 

 

 

 

0806100504ETET

A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B

5

80

 

 

 

 

 

0806100704ETET

A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C

3.5

56

 

 

 

 

 

0305000518CWEP

C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

32

 

 

 

 

 

非理工类

0402100111PSYC

C

心理学

2

32

 

 

 

 

 

0101000218LOGI

C

逻辑学

3

48

 

 

 

 

 

1104100111PUBR

C

公共关系学

2

32

 

 

 

 

 

 

 

 

 

 

 

 

 

 

 

学院确定若干门

 

 

 

 

 

 

 

 

 

 

 

 

 

 

 

 

 

 

 

 

 

 

 

3集中性实践环节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数

学时数

建议选 修学期

选修范围

通识

实践

0305000618IMCP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2

32

34

全校

1301010230JUNX

军事技能训练

1

2

1

0809010208JCXY

计算机上机实践(1

1

40学时

1

0809020608PLXY

计算机上机实践(2

1

40学时

2

学科

基础

实践

0702420110PEXA

物理实验A(1)

1

32

2

对应所选择的理论课程选修

0702410210PEXA

物理实验A(2)

1

32

3

0702420710PEXB

物理实验B

1

32

2

0806110204EEET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A(1)

1

16

 

0806120404EEET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A(2)

1.5

24

 

0806100604EEET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B

2

32

 

0806100804EEET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C

1

16

 

0802106703GRAP

工程图学实验

1

32

2

机类、近机类专业必修、其它专业自定

0802106803MEWP

金工实习A

4

4

 

工科选择1门,理科自定

0802106903MEWP

金工实习B

3

3

 

0802107003MEWP

金工实习C

2

2

 

0802107103MEWP

金工实习D

1

1

 

专业

实践

 

专业实习实训

 

 

 

根据需要选择

 

专业实验

 

 

 

 

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学院自定若干项

 

 

 

 

创新实践

2

 

 

全校

 

专业综合实习

16

 

9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9

 

 


 

附件3   2012版培养方案的格式

 

××××专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4号宋黑)

   

一、培养目标 (5号宋黑)

(5号宋体)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5号宋黑)

1.(5号宋体)

2.

3.

三、主要业务范围(5号宋黑)

(5号宋体)

四、主干学科和学科专业核心课程(5号宋黑)

(5号宋体)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5号宋黑)

(5号宋体)

六、教学时数(5号宋黑)

(5号宋体)

七、学制和修业年限(5号宋黑)

(5号宋体)

八、授予学位(5号宋黑)

(5号宋体)

 

 

 

 

   教学院长:×××              专业负责人:×××


 

×××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4号宋黑)

 

1  通识课程教学进程表(4号宋体)

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开课学期

建议选修学期

总学时

讲授

研讨

实验

自主学习

 

 

 

 

 

 

 

 

 

 

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16

0

34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0

 

 

8

0

34

 

C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32

16

 

 

16

0

12

 

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0

1

 

C

形势与政策

2

32

16

 

 

16

0

 

 

B

英语(1)

4

68

48

 

 

20

1

1

 

B

英语(2)

4

68

48

 

 

20

2

2

 

B

英语(3)

4

68

48

 

 

20

1

3

 

B

英语(4)

4

68

48

 

 

20

2

4

 

B

体育(1)

0.5

36

24

 

 

12

1

1

 

B

体育(2)

0.5

36

24

 

 

12

2

2

 

B

体育(3)

0.5

36

24

 

 

12

1

3

 

B

体育(4)

0.5

36

24

 

 

12

2

4

 

C

军事理论

2

36

16

 

 

20

0

12

 

C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5

16

8

 

 

8

1

 

 

B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32

 

 

 

1

1

 

B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2.5

40

40

 

 

 

2

2

 

A

高等数学A1

5

80

80

 

 

 

1

1

 

A

高等数学A2

5.5

88

88

 

 

 

2

2

小计

49.5

932

704

 

 

228

 

 

通识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10

160

160

 

 

 

 

 

通识课程总学分、学时

59.5

1092

864

 

 

228

 

 

注:1.开课学期:0”代表两学期都开设的课程,“1”代表每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2 代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课程。

   2.形势与政策》:每学期开设2学时讲座。

 

 


 

2  学科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4号宋体)

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开课学期

建议选修学期

总学时

讲授

研讨

实验

自主学习

 

 

 

 

 

 

 

 

 

 

 

 

A

线性代数

2.5

40

 

 

 

 

1

3

 

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0

 

 

A

大学物理A(1)

3.5

56

 

 

 

 

2

2

 

A

大学物理A(2)

3.5

56

 

 

 

 

1

3

 

A

工程力学A(1)

4.5

72

 

 

 

 

0

 

 

A

工程力学A(2)

5

80

 

 

 

 

0

 

 

A

工程图学

3

48

 

 

 

 

1

 

 

A

机械制图A

1.5

24

 

 

 

 

2

 

 

A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A(1)

2.5

40

 

 

 

 

0

 

 

A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A(2)

3.5

56

 

 

 

 

0

 

 

 

 

 

 

 

 

 

 

 

 

 

 

 

 

 

 

 

 

 

 

 

 

 

 

 

 

 

 

 

 

 

 

 

 

 

 

 

 

 

 

 

 

 

 

 

 

 

 

 

 

 

 

 

 

 

 

 

 

 

 

 

 

 

 

 

 

 

 

 

 

 

 

 

 

 

 

小计

 

 

 

 

 

 

 

 

 

 

 

 

 

 

 

 

 

 

 

 

 

 

 

 

 

 

 

 

 

 

 

 

 

 

 

 

 

 

 

 

 

 

 

 

 

 

 

 

 

 

 

 

 

 

 

 

 

 

 

 

 

 

 

 

 

 

 

 

 

 

 

 

 

 

 

 

 

 

 

 

 

 

 

 

 

 

 

 

 

 

 

 

 

 

 

 

 

 

 

 

 

 

 

 

 

 

 

 

 

 

 

 

 

 

 

 

 

 

 

 

 

 

 

 

 

 

 

 

 

 

 

 

 

 

 

 

 

 

 

 

 

 

 

 

 

 

 

 

 

 

 

 

 

 

 

 

 

 

 

 

 

 

 

 

 

 

 

 

 

 

 

 

 

 

 

 

 

 

 

 

 

 

 

 

 

 

 

 

 

 

 

 

 

 

 

 

 

 

 

 

 

 

 

 

 

 

 

 

 

 

 

 

 

 

 

 

 

 

 

学科基础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学科基础课程总学分、学时

 

 

 

 

 

 

 

 


3  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4号宋体)

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开课学期

建议选修学期

总学时

讲授

研讨

实验

自主学习

 

 



 

 

 

 

 

 

 

 

 

 

 

 

 

 

 

 

 

 

 

 

 

 

 

 

 

 

 

 

 

 

 

 

 

 

 

 

 

 

 

 

 

 

 

 

 

 

 

 

 

 

 

 

 

 

 

 

 

 

 

 

 

 

 

 

 

 

 

 

 

 

 

 

 

 

 

 

 

 

 

 

 

 

 

 

 

 

 

 

 

 

 

 

 

 

 

 

 

 

 

 

 

 

 

 

 

 

 

 

 

 

小计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专业课程总学分、学时

 

 

 

 

 

 

 

 

理论课程教学总学分、学时

 

 

 

 

 

 

 

 


4   实践环节教学进程表

类型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

周数

开课

学期

建议

选修

学期

通识

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2

32

0

34

 

军事训练

1

2

1

1

 

计算机上机实践(1

1

40学时

1

1

 

计算机上机实践(2

1

40学时

2

2

小计

5

 

 

 

学科

基础

实践

 

物理实验A(1)

1

32

2

2

 

物理实验A(2)

1

32

1

3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A(1)

1

16

0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A(2)

1.5

24

0

 

 

工程图学实验

1

32

2

 

 

金工实习A

4

4

0

 

 

 

 

 

 

 

小计

 

 

 

 

专业

实践

 

专业实习实训

 

 

 

 

 

专业实验

 

 

 

 

 

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创新实践

2

 

 

 

 

专业综合实习

16

 

 

9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9

小计

 

 

 

 

实践环节总学分

45

 

 

 

 

5  ××专业辅修课程表(4号宋体)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

类型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开课

学期

建议

选修

学期

总学时

讲授

研讨

实验

自主学习

1

 

 

 

 

 

 

 

 

 

 

 

2

 

 

 

 

 

 

 

 

 

 

 

3

 

 

 

 

 

 

 

 

 

 

 

4

 

 

 

 

 

 

 

 

 

 

 

5

 

 

 

 

 

 

 

 

 

 

 

6

 

 

 

 

 

 

 

 

 

 

 

小计

 

 

 

 

 

 

 

 

附件4                   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分类表

代码

学科

(专业大类)

相关专业

代码

学科

(专业大类)

相关专业

0101

哲学类

 

0807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201

经济学类

经济学

0808

自动化类

自动化

0202

财政学类

 

0809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0203

金融学类

金融学

0810

土木类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0811

水利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0301

法学类

法学

0812

测绘类

测绘工程

0302

政治学类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0303

社会学类

社会工作

0815

矿业类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0304

民族学类

 

0816

纺织类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817

轻工类

 

0306

公安学类

 

0818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0401

教育学类

 

0820

航空航天类

 

0402

心理学类

 

0821

武器类

 

0403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0822

核工程类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0823

农业工程类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德语

0824

林业工程类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广播电视学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0601

历史学类

 

0826

生物医学工程类

 

0701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0827

食品工程类

 

0702

物理学类

应用物理学

0828

建筑类

建筑学

0703

化学类

应用化学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安全工程

0704

天文学类

 

0830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0705

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0831

公安技术类

 

0706

大气科学类

 

0832

交叉类

工业设计

0707

海洋科学类

 

0900

农学类

 

0708

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物理学

1000

医学类

 

0709

地质学类

地质工程

11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0710

生物科学类

 

1102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0711

系统理论类

 

1103

农业经济管理类

 

0712

统计学类

 

1104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0801

工程力学类

工程力学

11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0802

机械类

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1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0803

仪器仪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1107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0804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08

服务业管理类

电子商务

0805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1200

艺术学类

艺术设计、音乐学

0806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附件5  课程库课程信息样例

一、理论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

          英文

学分:      总学时:  (其中,讲授学时:   研讨学时:   实验学时:   自主学习学时: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

课程类别:核心课程(A)(目标课程(B)、一般课程(C))

课程级别: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精品课程)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内容简介:(不超过300字)

课程负责人      

授课教师姓名+职称+荣誉称号(如:曾勇 教授 国家教学名师)(注:只有在此列出的教师才有资格开设本门课程)

 

 

二、实践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

          英文

学分:      总学时: 

课程性质:通识实践(学科基础实践、专业实践)

课程类别:一般课程(C))

课程级别: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精品课程)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内容简介:(不超过300字)

课程负责人:      

授课教师:姓名+职称+荣誉称号(如:曾勇 教授 国家教学名师)(注:只有在此列出的教师才有资格开设本门课程)

 

附件6             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与格式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      ××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二、适用专业

三、先修课程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

1.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

2.研讨的教学内容

3. 实验的教学内容     

4. 实习的内容

5.上机的教学内容   

6.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

7.其它的教学内容

六、学时分配表

 

讲授

研讨

实验

实习

上机

自主学习

其它

小计

 

 

 

 

 

 

 

 

 

 

 

 

 

 

 

 

 

 

 

 

 

 

 

 

 

 

 

 

 

 

 

 

 

 

 

 

七、主要参考书

八、考核方式(包括作业、测验、考试等及其所占比例)

九、说明(包括: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对自学内容的指导意见、其他专业运用此大纲的意见等。)

 

制定者:×××

审定者:×××

批准者:×××

附件7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与格式

课程编号:××××××××××××××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总学时          总学分            实验学时     

一、课程性质

二、实验类型

三、适用专业

四、先修课程

五、实验简介

1.实验目的

2.基本要求

3.实验方式

4.实验报告格式与内容

六、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开出     要求

开放      要求

1

 

 

 

 

 

 

 

2

 

 

 

 

 

 

 

 

 

 

 

 

 

 

、实验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八、考核方式与规定

九、说明

 

 

 

制定者:×××

审定者:×××

批准者:×××

 

 

 

 

 

 

 

 

附件8    实习教学大纲的内容与格式

 

 

××××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黑体二号字加粗)

 

编号:××××   实习周数:××     学分数:××  应开学期:××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要求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内容的时间分配

 

五、成绩评定

 

六、说明

 

 

 

 

 

 

 

 

制定者:×××

审定者:×××

批准者:×××

                          

 

 

 

 

 

 

 

 

 

 

 

 

 

 

 

 

 

 

附件9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与格式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设计周数:××     学分数:××  应开学期:××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适用专业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五、时间分配

 

六、成绩评定

 

七、说明

 

 

 

 

制定者:××× 

审定者:××× 

批准者:××× 


 

 

 

附件10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的内容与格式(注:以下的“综合能力训练”请具体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验、调研报告、艺术展演、作品与成果”等形式进行替换,上交时删除此备注内容)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

 

编号:××××   周数:××周    学分数:××   应开学期:××学期

 

一、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

 

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内容

 

四、时间分配

 

五、成绩评定

 

六、说明

 

 

 

 

 

 

 

制定者:×××  

审定者:××× 

批准者:××× 

 

 

 

 

 

 

 

 

 

 

 

 

 

 

 

附件11   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大纲的内容与格式

 

《××××》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大纲

 

课程编号:  周数:××     学分数:××  应开学期:××

       

 

 

一、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目的

 

二、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内容

 

四、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内容的时间分配

 

五、创新能力培养(技能训练)方式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说明

 

 

 

 

制定者:××× 

审定者:××× 

批准者:×××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徐州) 电话:0516-83591808